台灣女性一年敷掉上億片的面膜,不僅功效五花八門,價差之大也令人困擾到底怎麼買才對?
以下,為專業老師給予面膜控的採購建議。

1 平常心看待行銷字眼
最常見到的面膜行銷字眼不外乎「一片含有25ml的精華液」、「一敷就變白」等訴求「即效」的宣稱。事實上,面膜敷完後立刻變白往往是因為肌膚短暫吸收水分的錯覺,能不能持續淨白力才是關鍵!同時,一片面膜中通常含具保養效果的精華成分、提升濃稠度的高分子膠及防腐劑。價格差異就在於精華成分的比例。

2 命名的玄機
衛福部針對一般化妝品有一套廣告規範,以不得宣稱療效為前提,若通過第三方公正單位實驗其療效才可做為廣告內容。以美白面膜來說,產品成分必須含有衛福部通過的美白成分才能將「美白」、「驅黑」、「淨斑」、「除黑」......等常用字眼做為品名或廣告。如果產品中的美白成分含量不足,或根本沒有美白成分,許多品牌就會以較模糊的字眼做為命名,例如「淨白」、「無瑕」、「亮白」等。

3 相信自己的使用感,先以「服貼度」決定面膜好壞
敷面膜的保養原理在於利用面膜紙、泥膜等隔絕外在空氣,如同蒸臉般將保養成分逼進肌膚中,因此服貼度與面膜的效果息息相關!
面膜的服貼度主要受布紙膜材質影響。材質可概分為「不織布」與「生物纖維面膜」,光是不織布就有包含蠶絲纖維面膜、長纖維水導膜等各式命名;由於肌膚表面毛孔約為50奈米,因此布膜的纖維直徑越細,則服貼度越佳。以一般布膜來說,纖維直徑在1,000奈米以上、蠶絲纖維面膜約為300~1,000奈米間、生物纖維面膜則在30~300奈米間,可見生物纖維面膜是最服貼款,也反映在單片價格上。

4 面膜的剪裁也與服貼度正相關
面膜紙越薄、剪裁多刀(面膜紙下巴、鼻端、耳朵前的開口設計)越服貼,部分面膜紙上會有菱格紋壓紋,用意在於貼合肌膚表面皮溝、皮丘。但即使面膜紙很薄、多刀剪裁、有壓紋,若纖維直徑不夠細依然無法幫助精華液吸收。

5 以使用「刺感」判斷面膜好壞
面膜的生產過程必須克服面膜紙裁切時不是無菌狀態的問題,因此防腐劑的添加為必然!當一片面膜刺感嚴重,最可能的情況包括香料太多、使用劣質防腐劑與酒精過量添加,絕不是廠商說的「有效成分在作用」!

 

6 想敷到好面膜請拋開撿便宜心態
面膜的成本包括布紙選擇、原料成分、鋁袋、紙盒與行銷廣告預算,單片售價10~30元的面膜很難打平成本,實體、網路通路都一樣。吳珮瑄認為,一片保養效果有感、成分安全的面膜,廠商賣價單片100元以上也不為過。然而,黑心廠商也可能用使用劣質成分卻高價販售,因此消費者還是得依照「使用感受」去選擇較準確。

7 敏肌者別天天敷面膜
以化妝品製造原理來說,水含量越高的產品需要添加越多防腐劑,面膜中防腐劑可說是化妝品中最高的,敏感肌者不建議天天使用美白型面膜,曬後則需選擇保濕面膜。

8 面膜該不該放冰箱
判斷能否放冰箱要視面膜成分與製程技術而定,一般保濕、舒緩、美白面膜很適合放冰箱後使用。而強調發熱效果的溫感面膜、經由搓揉會搓出水的出水型凍膜(易油水分離)、含蠟成分的泥狀面膜及晚安凍膜等,都不適合放冰箱。此外,含蛋白質成分(如膠原蛋白)的面膜只要30度就會水解,因此這類面膜建議放在陰涼處,避免悶熱直曬環境。

 

參考資料:

https://goo.gl/ZIwWI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.beau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